新东方网>app资讯>湘潭大学考试>正文

2026年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832 船舶工程专业综合初试考试大纲

2025-08-01 14:4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832 船舶工程专业综合

一、考试性质

《船舶工程专业综合》是船舶工程(轮机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理论课程。作为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查目标

(一)要求考生能掌握流体平衡、运动、能量转换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具备运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以及伯努利方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要求考生能具备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结构、应用、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

流体力学部分:

(一)基本概念

1.流体的定义及特征

2.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3.流体的压缩性、膨胀性和黏性

4.流体的表面性质、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5.流体静压强及其特征

6.重力场中流体的平衡

(二)流体动力学基础

1.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流动的类型

2.系统、控制体、输运公式

3.连续性方程

4.动量方程和动量矩方程

5.能量方程

6.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三)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1.流动的力学相似

2.动力相似准则

3.流动相似条件

4.量纲分析法

(四)黏性流体的一维流动

1.黏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2.黏性流体管内流动的两种损失

3.黏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

4.管道进口段中黏性流体的流动

5.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6.黏性流体的紊流流动

7.局部损失

8.管道的水力计算

9.孔口管嘴出流

(五)势流理论

1.速度势函数与流函数

2.平面势流叠加

3.圆柱绕流

(六)边界层与绕流

1.边界层的概念

2.平面层流边界层的微分方程

3.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

4.平板边界层流动的近似计算

5.物体的阻力与减阻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

(一)机械零件的强度

1.熟悉应力的分类、材料的疲劳特性;

2.掌握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二)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1.熟悉滑动摩擦的四种类型;

2.熟悉磨损过程及各种磨损的现象和特点;

3.了解润滑的方法和润滑剂的性能。

(三)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1.熟悉螺纹的种类、特点及螺纹连接的类型;

2.了解各种标准连接件;

3.熟悉螺纹联接的预紧、防松的方法;

4.掌握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设计;

5.熟悉螺纹联接的材料及许用应力,掌握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四)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1.掌握键连接的强度校核;

2.熟悉花键连接;

3.了解无键连接和销连接。

(五)带传动

1.了解带传动的分类;

2.掌握带传动的特点、工作情况的分析及设计计算;

3.熟悉带轮的设计、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防护。

(六)链传动

1.熟悉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2.了解传动链的结构特点、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3.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

4.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张紧、润滑和防护。

(七)齿轮传动

1.熟悉齿轮传动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熟悉齿轮的材料及其选用原则;

4.掌握计算载荷的有关因素及减少方法;

5.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及设计参数、许用应力的选择;

6.掌握标准斜齿圆柱齿轮、标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7.熟悉标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8.了解变位齿轮传动对强度的影响。

(八)蜗杆传动

1.熟悉蜗杆传动的类型;

2.掌握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及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

3.掌握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4.熟悉普通圆柱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

(九)滑动轴承

1.掌握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2.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形式;

3.熟悉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及轴瓦结构;

4.掌握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及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十)滚动轴承

1.掌握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含义;

2.掌握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原则;

3.熟悉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寿命及额定动载荷的含义;

4.掌握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

5.掌握轴承装置的组合设计。

(十一)联轴器和离合器

1.了解各种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特性及选择原则。

(十二)轴

1.了解轴材料的选择原则;

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

3.掌握轴的强度、刚度及振动稳定性的计算。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