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广州大学考试>正文

2026年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新闻传播实务》考试大纲(初试)

2025-08-18 23:3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2026年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实务》考试大纲(初试)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试题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与应用题。

三、主要参考书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四版),丁柏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四、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考查本科阶段所学的《新闻业务》一门课程的基本内容。《新闻业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采、写、评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而言,本科目主要考察下列知识点:

绪 论

第一节 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节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第四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第一节 获得线索:采访的起始点

第二节 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

第三节 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

第三章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

第二节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

第三节 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第四节 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法

第二节 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法

第三节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法

第四节 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法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其他方法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

第二节 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

第三节 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

第六章 采访素材的整理和加工

第一节 整理采访素材: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第二节 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

第三节 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

第七章 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第一节 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

第二节 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三节 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

第四节 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

第八章 新闻写作:因媒体而异

第一节 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

第二节 报纸媒体:拥有图文符号的优势

第三节 广播电视:彰显声画的感染力

第四节 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

第九章 消息写作(上)

第一节 消息的分类和结构

第二节 正确处理写作中的几组关系

第三节 各类消息作品个案评析

第十章 消息写作(下)

第一节 消息标题的撰制

第二节 消息导语的写作

第三节 消息主体的写作

第四节 消息背景的写作

第五节 消息结尾的写作

第十一章 通讯写作(上)

第一节 通讯写作概述

第二节 通讯主题的确立和提炼

第三节 通讯的表达方式

第十二章 通讯写作(中)

第一节 通讯的结构

第二节 通讯的行文

第三节 通讯的语言

第十三章 通讯写作(下)

第一节 叙事记述型通讯的写作

第二节 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

第三节 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写作

第十四章 深度报道的写作

第一节 对深度报道相应理论的探讨

第二节 独立文本深度报道写作

第三节 非独立文本深度报道写作

第十五章 新闻评论的写作(上)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选题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立论

第十六章 新闻评论的写作(下)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结构

第二节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行文

第十七章 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一节 新闻理念和思维创新

第二节 新闻题材内容创新

第三节 新闻文体的创新

第四节 新闻写作方法创新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