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深圳国际教育>正文

告别“新托福焦虑”!新东方老师直击ETS体验日,揭秘FAST核心原则

2025-10-23 11:42

来源:

作者:

10 月 13 日的深圳,我们新东方的 5 位老师,有幸走进了 ETS 官方举办的【托福体验日】。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活动打卡,更像一场与 “新托福焦虑” 的正式告别:和 ETS 专家面对面的几小时里,那些大家反复纠结的:

“难度会不会飙升”

“改革是不是瞎折腾”

“备考方向要不要彻底推翻”

这些疑问,都有了笃定的答案。今天就把这份 “一手安心感”,原原本本地分享给大家。

从 “怕改革” 到 “懂改革”:

ETS 专家的一句话戳中人心

刚见到ETS 官方负责人 Michelle时,我们心里其实还揣着几分 “替学生问难题” 的紧张。但她开口聊起新托福的设计逻辑时,那种紧绷感突然就松了 ——“老托福追求学术的严谨与固定,像是在‘考察知识储备’;而新托福的核心是 FAST 原则,是想让大家在考试里,看见未来学术生活的真实模样。”

没有晦涩的术语,没有生硬的解释,她把改革的初衷说得特别实在:新托福不是 “降低难度” 的妥协,也不是 “换花样” 的折腾,而是把大学生每天都会遇到的场景 —— 读一封教授的邮件、听一段小组讨论、解读一张课程表 —— 搬进了考场。它想考的,从来不是 “你能不能啃下超难的学术文献”,而是 “你能不能在双语环境里,把该懂的读懂、该说的说明白、该写的写准确”。

新托福的“公平”:

让每位考生不被 “偏题” 难住

“阅读太难了!”“文化背景题根本摸不着头脑!”这是我们听过最多的吐槽,也是这次特意跟 Michelle 聊深的话题,这次新托福也早把这些 “痛点” 放进了改革清单里。

以前做阅读,总怕碰到不熟悉的冷门话题,密密麻麻的专业词汇、绕来绕去的长难句,连定位答案都像在 “大海捞针”;现在不一样了,考题里多了很多 “接地气” 的内容—— 可能是一则社团招新的社媒广告,可能是食堂新出的菜单解读,甚至是同学发来的聚会短信。

有人会问:“考这些日常内容,能体现学术能力吗?”其实你细想就会发现,读菜单时抓 “营业时间”“推荐菜品”,和读学术论文时抓 “研究结论”“数据来源”,用到的 “细节识别能力” 是一样的;从短信里推测同学的真实需求,和从文献里推断作者的写作目的,本质上都是“逻辑推断能力”。新托福只是把 “学术能力” 从 “冷门话题” 里剥了出来,让不管来自什么背景的考生,都能在公平的赛道上,只凭实力说话

新托福的 “灵活”:

不折腾,不煎熬,备考更有成就感

“考一次托福要坐 2个多小时,考完累到不想说话”“等成绩要等一周,每天都在焦虑里反复横跳”—— 这些老托福的 “煎熬时刻”,现在也被新托福的 “灵活” 一一化解了。

考试时长直接缩短到 2 小时以内,不用再担心考到后半段注意力不集中;

出分速度提到 72 小时内,急着递申请的同学再也不用 “赌时间”;

就连大家最关心的阅读、听力部分,也改成了 “多阶段自适应模式”—— 不会再让你因为一道超难的题卡到心态崩溃,也不会因为题目太简单而觉得 “白准备了”。

好的考试,应该让大家考完觉得‘我发挥出了真实水平’,而不是‘我被题目折腾惨了’。” 新托福的灵活,从来不是 “放水”,而是给每个认真备考的人,一份 “努力有反馈” 的成就感

改革的“FAST”四大核心理念

⭐️F - 更公平(Fairness)

● 考试内容更加生活化、实用化,告别“冷门”学术话题

● 确保所有考生都能在公平的起跑线上展现真实语言能力

⭐️A - 更敏捷(Agile)

● 考试后72小时内快速出分,不再区分自然日

● 口语写作取消缓冲时间,考察快速反应能力

● 阅读听力题型更紧凑,强化即时信息处理能力

⭐️S - 更智能(Smart)

● 报名、付费、出分全流程智能化操作

● AI评分+人工评分双保险,人工评分权重更高

● 系统设计更人性化,操作体验up up!

⭐️T - 更定制(Tailor)

● 阅读听力采用自适应模式,题目难度动态调整

● 每位考生的题目组合各不相同,真正个性化测评

● 第二阶段表现直接影响最终得分

现场 Q&A:把你最关心的 “顾虑” 全拆解开

聊到兴头上,我们也把平时学生问得最多的几个 “硬核问题” 抛了出去,直接帮大家打消顾虑:

Q1:我进入了lower stage,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得高分了?

A:题目是多阶段自适应模式: 系统会看考生第一阶段的答题情况 (对了多少题和题目难度),决定第二个阶段进入upper or lower阶段,高低难度阶段有重叠(overlap),就算第一阶段没发挥好,第二阶段把难题做对仍有得高分的可能,但要是进了低难度阶段,就拿不到6分满分。

Q2:托福考试是如何选择考试问题的?

A:有五道程序。经过前三个阶段的筛查,第四个阶段会进行志愿者等测试,并且在实际考试中进一步测试来最终筛选问题。比如,某个地区某个问题正确率很低,那可能这个问题就不要了。通过这样的筛选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同时,阅读或者听力也会有加试内容。

Q3: 日常类题目变多,是不是就不用背学术词汇了?

A:学术词汇还是要积累,但不用死磕 “冷门词”。比如生物里的 “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经济里的 “inflation(通货膨胀)” 这类基础学术词,依然是考点;但像 “paleontology(古生物学)” 这种偏门词,出现概率会大大降低,不用再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

Q4: 新托福口语没有文字提示,万一没听清问题怎么办?

A:口语 Task2 的 “Interview” 环节,问题会由屏幕人物清晰播报,且语速会控制在日常交流的适中节奏,不会故意 “加速挖坑”;如果偶尔没听清某个细节,也可以通过问题中的上下文(比如提到 “last weekend”“favorite book”)快速判断核心话题。

Q5:备考新托福,用老托福的资料还有用吗?需要全部换新吗?

A:不用全部换新,老资料可以 “选择性用”。比如老托福的学术阅读文章、听力讲座,依然能用来练 “细节抓取” 和 “逻辑分析” 能力;但像老托福里的冷门话题阅读、复杂长对话听力,可以适当减少练习,重点转向包含 “日常场景 + 基础学术” 的新资料,效率会更高。

写在最后:别再怕 “新”,新托福是来助力的~

走出体验日现场时,我们几位老师的感受特别一致:原来大家对新托福的担忧,大多源于 “不了解”。当你真的走近它会发现,这场改革不是 “给考生出难题”,而是 “帮考生减负担”—— 它把学术能力落到了实处,把考试体验变得更友好,把每个考生的努力,都放在了更公平、更灵活的舞台上。

接下来,我们还会把这次从 ETS 带回来的“备考干货”(比如阅读细节题的新技巧、听力自适应的应对方法以及口语写作的备考建议)慢慢整理出来,继续作为新托福应对技巧清单系列分享给大家。

 

了解更多新托福备考信息,

戳下方二维码,联系小助手

 

新东方国际教育于2020年11月正式成立,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最核心的业务——新东方留学考试板块进行组织升级而来,脱胎于1993年创立的北京新东方国外考试部。

针对不同留学需求,提供多种有针对性的课程服务,包括雅思托福、PTE、GREGMATAPA-LevelOSSDSATACT等。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预约二维码,将有专人与您联系~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