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2026考研初试科目调整及备考指南
2025-07-07 13:54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天津新东方考研
备考2026/2027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以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为你提供天津高校历年考研资讯信息。
2025年6月27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发布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调整公告,这一变动对备考天师大文学院的考生影响重大。为帮助考生清晰把握调整方向、科学规划备考,本文将解析变动原因和具体内容,并提供针对性的备考策略。
一、初试科目调整
050101文艺学专业科目三由自命题科目“666文学理论基础”调整为自命题科目“666中外文学基础”;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科目三由自命题科目“636中国古典文献学”调整为自命题科目“666中外文学基础”;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科目三由自命题科目“637中国古代文学史”调整为自命题科目“666中外文学基础”;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代文学方向)科目三由自命题科目“638中国现代文学评论写作”调整为自命题科目“666中外文学基础”;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当代文学方向)科目三由自命题科目“639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写作”调整为自命题科目“666中外文学基础”;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科目三由自命题科目“693比较文学”调整为自命题科目“666中外文学基础”。
二、调整后的参考书目
666中外文学基础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第二版)(马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丁帆主编《中国新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3.《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635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参考书目:
1.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二册),中华书局,2018年版;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66语言文学综合参考书目:
1.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中华书局,2018年版;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3.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三、科目调整背后变与不变的逻辑
1.学科融合趋势:将分散的专业科目整合为666中外文学基础,体现文学院对中外文学交叉融合的重视。通过统一科目,考生需构建更全面的文学知识体系,既要掌握中国文学脉络,也要熟悉外国文学经典,契合学术研究中跨文化比较、全球文学视野的发展方向。
2.选拔精准性:原专业科目侧重单一方向(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比较文学),调整后通过中外文学基础综合考查,更能筛选出知识扎实、视野开阔的考生,匹配研究生阶段对学术综合素质的要求。
3.备考科学性:统一科目减少考生因专业细分带来的备考负担(如无需针对不同专业死记硬背差异化科目),同时强化基础夯实的备考逻辑,引导考生聚焦文学学科核心知识。
四、备考策略与建议
(一)知识体系重构:从单一专业到中外融合
1.纵向梳理中国文学:以丁帆《中国新文学史》为核心,结合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史》,梳理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古代→现代→当代),关注文学思潮、代表作家、经典作品的传承与变革。
2.横向拓展外国文学:依托马工程《外国文学史》,按地域(欧美、亚非)、时期(古典→近现代)分类,总结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重点关注中外文学关联(如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3.理论支撑融合:运用马工程《文学理论》中的概念(如“文学典型”“叙事结构”),分析中外文学作品,强化理论+文本的答题逻辑,避免知识碎片化。
(二)科目协同备考
1.语言基础与文学内容的联动:635汉语基础中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知识,是解读文学文本的工具(如古代文学作品的文言文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备考时,可结合文学作品练习语言分析(如用语言学理论解析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
2.文学综合与专业基础的互补:866语言文学综合涵盖中国古代、现代文学,与666中外文学基础形成互补。可通过对比不同科目中的同一知识点(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中外文学基础中的唐代文学),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三)备考时间规划
1.基础阶段(2025年7-9月):
通读所有参考书目,梳理知识框架(如制作“中国文学时间轴”“外国文学流派表”);
搭配思维导图工具,构建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的知识网络。
2.强化阶段(2025年10-11月):
针对666中外文学基础进行专题训练(如“文学理论应用专题”“中外文学对比专题”);
结合真题(可参考天师大过往科目真题及同类院校文学基础真题),练习答题思路,总结答题模板。
3.冲刺阶段(2025年12月-考试):
背诵核心知识点(文学理论关键词、中外文学经典作家作品);
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把控答题时间,优化卷面排版与语言表达。
五、写在最后:调整是挑战,更是机遇
天师大文学院初试科目调整,本质是筛选适配学术发展的考生。对于2026备考考生而言,调整看似增加了知识广度(需兼顾中外文学),但也通过统一科目降低了备考复杂度(减少差异化专业科目)。只要抓住知识融合、体系构建的核心逻辑,精准匹配参考书目与考试要求,就能在变动中找到突围路径。
备考之路虽有波折,但方向清晰就不怕难行。新东方考研将持续为考生提供天师大文学院备考干货、真题解析与课程支持,助力大家吃透调整内容,稳稳上岸!
天津新东方考研集训营
天津新东方考研集训营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以及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复习规划,让你专注于知识学习、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天津新东方考研集训营能够满足长线备考、吃住学一体、需要强跟盯、提高学习效率以及突破重难点的同学,力求在有效备考时间内,为学员提供高效备考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氛围,为学员上岸全程助力。
师资力量
天津新东方考研教师均为全职教师
1.90%为“四类人才 ”硕士学历、985院校、211院校、海外留学背景;
2.每年师训、研发投入资金近5000万,定期邀请外部专家培训;
3.年人均:教学教研1200+小时;授课时长900+小时;教学质检500+小时;年产出教辅资料1.2万份。
每一年我们的老师都会陪同学员一同上考场,所谓“实践出真知”,有真实考研考场答题经验的老师更值得信赖。25年考研,多位新东方老师获高分!
天津新东方教师25考研高分(部分教师)
课程体系
全程督学
考研最需要的品格就是坚持,坚持是一种习惯。天津新东方考研寒暑集训营配套了完整的学管师督学辅导服务,通过出勤跟盯、学习打卡、随堂测试、督学反馈、心态调节等多元方式,帮助同学们在紧张的备考时间中,不断提升考试能力。
天津新东方考研集训营地环境
集训营营地全封闭,远离主城区的喧嚣,住宿条件达到了严格把控,园区内更是有24小时安保、干净卫生的饮食、配套的健身/超市等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同学们的大部分学习生活需求。
精品公开课,预约试听
现在可预约免费试听课 校区环境参观
领取26/27考研1v1免费考研规划
咨询电话:13011328936
如果大家想了解2026/2027考研热门招生院校、热门专业、招生简章、参考书目、择校择专业指导、考研复试/调剂指导以及考前集训、走读等相关方面,可以随时联系在线老师进行咨询。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