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考研弃考高发期?27 考研人如何稳住心态?》
2025-09-03 15:1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天津新东方考研
备考2026/2027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以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为你提供天津高校历年考研资讯信息
“早上 8 点坐在书桌前,对着数学题看了半小时,脑子却像被高温‘烤’得昏沉;刷到研友朋友圈‘专业课已二刷’,再看自己刚整理完的一刷笔记,突然觉得‘肯定考不上了’;晚上复盘时发现错题比昨天还多,忍不住想‘要不明年再考吧’……” 进入 27 考研暑假备考期,这样的场景成了不少考生的日常。
一、提前预警!暑假考研常见的 3 类心理倦怠信号
新东方考研通过分析 3120 份学员暑假备考跟踪档案发现,考生陷入心理倦怠前,往往会出现以下 3 类典型表现,及时识别这些信号,才能尽早干预,避免走向弃考:
1. 动力匮乏型倦怠:“学不学都一样,看不到希望”
这类倦怠的核心是 “长期目标模糊,短期缺乏正反馈”。比如:
每天按 “计划表” 坐在书桌前,却频繁刷手机、发呆,1 小时能完成的任务拖到 3 小时;
对 “暑假学完高数”“月底整理完专业课框架” 等目标毫无期待,觉得 “就算完成了,也不一定能考上”;
遇到知识点难点时,第一反应是 “算了,反正也学不会”,不愿花时间钻研,甚至直接跳过。
这种倦怠多源于 “大目标未拆解”—— 考生只盯着 “考上研” 这个最终结果,却没把目标细化到 “每天能落地的小事”,长期看不到 “具体成果”,自然会失去复习动力。
2. 焦虑内耗型倦怠:“别人都比我快,我肯定要输了”
这类倦怠的核心是 “盲目对比进度,陷入负面循环”。比如:
刷考研社群时,看到有人分享 “英语真题已刷完 2010-2024 年”“政治选择题正确率稳定在 80%”,就开始焦虑 “我怎么才刷到 2018 年真题?正确率才 60%?”;
复习时总忍不住想 “要是暑假进度跟不上,后面就补不回来了”,越想越慌,越慌越学不进去,甚至出现 “失眠、食欲不振” 的生理反应;
刻意回避和研友交流进度,却又忍不住偷偷关注对方的复习动态,陷入 “好奇→对比→焦虑→内耗” 的怪圈。
这种倦怠忽略了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 有的考生本科专业对口,专业课基础扎实;有的考生跨考,需要花更多时间打基础,盲目对比进度,只会放大自身焦虑。
3. 自我怀疑型倦怠:“错题太多,我根本不适合考研”
这类倦怠的核心是 “用错题否定能力,自我价值感降低”。比如:
数学刷题时,连续错 10 道以上,就会想 “我高中数学就不好,现在肯定也学不会,考研选考数学的专业就是错的”;
专业课背诵时,背了 3 遍还记不住,就觉得 “我记忆力太差,根本不是考研的料”;
模考成绩不理想,直接否定所有努力,甚至萌生 “要不找工作吧,考研太折磨人了” 的想法。
这种倦怠源于 “把‘暂时的错题’等同于‘永久的能力不足’”—— 考研复习本就是 “发现漏洞、填补漏洞” 的过程,错题是帮考生找到知识点盲区的 “指南针”,而非否定自己的 “证据”。
二、实操指南:3 招稳住暑假备考心态,远离弃考
针对暑假常见的心理倦怠,无需 “硬扛”,通过 “心态调整、科学放松、寻求支持” 三招,就能有效缓解压力,重建备考状态:
1. 心态调整:用 “小目标 + 正反馈” 重建动力
拆解目标到 “每日可落地”:把 “暑假学完高数” 拆成 “每天学 1 个章节(如‘导数的应用’),完成 10 道基础题 + 5 道真题”,把 “月底整理专业课框架” 拆成 “每天整理 1 个小节的思维导图(如‘教育学中的‘因材施教’理论’)”。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在笔记本上画 “星星” 或写一句鼓励的话(如 “今天搞定了洛必达法则,超棒!”),用 “看得见的成果” 积累成就感;
用 “具体事实” 替代 “负面想象”:当出现 “我肯定考不上” 的想法时,立刻拿出笔记本,写下 “今天学会的内容”(如 “掌握了 2 个积分换元技巧、记住了 3 个专业课核心概念”),用具体的学习成果打破 “自我否定”;遇到错题时,在错题本上标注 “知识点漏洞:积分公式记错”,而非 “我太笨了”,明确 “问题是知识点没掌握,不是能力不行”。
2. 科学放松:解压不耽误进度,反而提升效率
固定 “放松时段”,拒绝 “疲劳战”:每天预留 1 小时 “专属放松时间”,比如傍晚 6-7 点去公园散步、听舒缓的音乐,或看 1 集 20 分钟的短纪录片(如《但是还有书籍》),避免 “学累了才休息” 导致的 “效率低下 + 更疲惫”;
用 “轻度运动” 对抗高温倦怠:暑假高温易让人昏沉,每天花 20 分钟做简单运动(如拉伸、瑜伽、慢跑),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大脑更清醒。研究表明,轻度运动后,学习专注度可提升 25%,复习效率明显提高(来源:《“暑假考研倦怠期” 干预策略实证研究》);
避免 “过度放松”:不碰 “耗时娱乐”:放松时远离 “刷短视频、玩游戏” 等容易让人沉迷的活动,这类活动会让大脑处于 “高刺激状态”,再回到学习时,很难快速进入专注模式。
3. 寻求支持:别把压力 “独自扛”,借力更轻松
找同频研友 “共情交流”:和研友分享 “今天遇到的数学难点”“复习时的疲惫感”,会发现 “原来大家都有类似的困扰”,减少 “只有我一个人在受苦” 的孤独感;还可以和研友约定 “每天互相打卡 3 个小目标”,用 “同伴监督” 对抗拖延,比如 “早上 8 点互相提醒开始学习,晚上 9 点分享当天完成的目标”;
向专业人士 “获取方法”:如果焦虑、自我怀疑的情绪持续超过 1 周,影响到正常复习和睡眠,别硬扛,及时咨询心理指导老师或有经验的备考指导老师。他们能帮你分析 “压力源”(如 “是进度焦虑还是知识点漏洞焦虑”),并提供科学的调适方法,比如 “呼吸放松法”“认知重构技巧”,让你快速走出负面情绪。
三、新东方支撑:帮你平稳度夏的 4 重 “心态保障”
暑假备考稳住心态,不仅需要 “方法”,更需要 “专业的支撑和适配的环境”。新东方考研从 “师资、教学体系、学习环境、教育体系” 四个维度,为 27 考研人搭建 “暑假心态保障体系”,尤其是 “新东方考研集训营”,让考生无需 “独自对抗倦怠”,在专业支持和温暖氛围中轻松备考:
1. 专业师资:“考研心理 + 学科” 双料指导,精准破局
新东方考研师资团队平均拥有 9 年以上考研教学经验,且均接受过 “考研备考心理干预专项培训”,既能解决学科知识问题,又能帮考生调整心态:
“倦怠类型” 精准判断:师资通过 “课堂观察”“课后沟通”,能快速识别考生的倦怠类型 —— 比如发现某学员 “频繁发呆、不愿做题”,就知道是 “动力匮乏型倦怠”,会帮其拆解 “暑假专属小目标”;看到某学员 “刷社群时频繁叹气、做题时手抖”,就判断是 “焦虑内耗型倦怠”,会用 “进度可视化对比表”(标注 “不同基础学员的合理进度范围”)帮其认清 “自身进度处于正常区间”,缓解焦虑;
“个性化心态方案” 定制:针对不同倦怠类型,师资会提供专属指导 —— 比如对 “自我怀疑型倦怠” 的考生,师资会帮其整理 “错题进步档案”,标注 “第一周错 15 道题,第二周错 10 道,第三周错 7 道”,用数据证明 “知识点漏洞在减少,能力在提升”;对 “动力匮乏型考生”,师资会每周和其一起 “复盘小目标完成情况”,用 “星星奖励” 的方式,帮其积累成就感;
“往届案例” 赋能信心:师资会在课堂上分享 “往届学员暑假逆袭案例”,比如 “某学员暑假初期数学错题率 40%,通过‘小目标 + 错题复盘’,9 月模考错题率降到 15%,最终成功上岸 985 院校”,让考生明白 “暑假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只要方法对,就能突破”。
2. 独特教学体系:“防倦怠” 设计,让备考 “不枯燥、有动力”
新东方考研构建了 “学科学习 + 心态调适” 双轨并行的教学体系,从源头减少暑假倦怠的发生:
“小目标 + 阶段性反馈” 机制:教学体系将暑假复习计划拆解为 “2 周 1 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 “可量化的小目标”(如 “第一阶段:学完高数前 3 章,真题正确率达 60%”),阶段结束后,不搞 “排名竞争”,而是帮学员分析 “这 2 周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还需加强”,用 “具体成果反馈” 替代 “模糊的进度焦虑”,让学员清晰看到自己的进步;
“弹性学习” 避免 “疲劳战”:考虑到暑假高温易疲劳,教学体系会预留 “弹性调整时间”—— 比如某学员因高温身体不适,可申请 “当天减少 30 分钟学习任务,次日补上”;若某章节知识点较难,学员学起来吃力,师资会放慢教学节奏,增加 “案例讲解”“小组讨论”,避免 “硬赶进度导致的倦怠”;
“心态调适课程” 专项赋能:开设 “暑假备考心态指导专项课”,邀请教育心理学专家和资深考研指导老师,讲解 “如何应对进度焦虑”“如何缓解刷题挫败感”“如何用积极认知替代负面思维” 等实用内容,还会现场演示 “呼吸放松法”“肌肉渐进放松法”,让考生学会 “自我调节情绪” 的技巧,遇到压力时能快速疏导。
3. 优良学习环境:“清凉 + 温暖”,缓解备考压力
新东方考研线下学习中心为暑假备考打造 “适配环境”,用舒适的空间和温暖的氛围,帮考生减少 “环境引发的倦怠”:
“清凉备考区”:告别高温烦躁:学习中心全天开放空调,温度控制在 26℃左右,还在教室、自习室摆放绿植,净化空气的同时缓解视觉疲劳;每个座位配备 “护眼台灯”“人体工学椅”,让考生在高温天也能 “坐得住、学得进”;
“放松减压角”:随时舒缓情绪:学习中心设立 “放松角”,配备 “解压玩具”“心理调适书籍”(如《被讨厌的勇气》《考研备考心理指南》)、“舒缓音乐播放设备”,考生学累了可随时进去坐 10 分钟,看看书、听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
“温暖氛围”:减少孤独感:学习中心定期举办 “暑假备考加油站” 活动 —— 比如 “考研故事分享会”,邀请往届成功上岸的学员线下分享 “暑假备考经历”“如何对抗倦怠”;“集体放松日” 组织考生一起做 “手工 DIY”“看励志电影”,让考生在互动中感受到 “不是一个人在备考”,减少孤独感和压力。
4. 新东方考研集训营:“全周期 + 沉浸式”,心态稳到底
“新东方考研集训营” 是暑假备考的 “最优选择”,在这里,考生能获得 “全周期的心态支撑” 和 “沉浸式的备考氛围”,轻松度过暑假:
专属 “心理督导”:全程护航:集训营配备专职 “考研心理督导老师”,每天与学员进行 10-15 分钟的 “一对一沟通”,了解其 “当天的复习状态”“是否有压力或焦虑”;若发现学员情绪异常(如 “沉默寡言、做题效率骤降”),会及时开展 “深度心理疏导”,帮学员梳理 “压力源”,制定 “情绪调节计划”(如 “每天花 15 分钟做呼吸放松,睡前写 3 件‘今天的小成就’”);
“同频同伴”:互助不内耗:集训营按 “备考基础、目标院校层次” 分层分班,确保同一班级的学员 “进度相近、目标一致”—— 比如 “基础薄弱班” 的学员多是跨考生或本科基础一般,不会出现 “别人进度远超自己” 的焦虑;学员每天一起学习、一起复盘,遇到难题时互相讲解,遇到压力时互相鼓励,比如 “小组内每天分享 1 个‘今天的小收获’”,用 “正向互动” 替代 “盲目对比”;
“科学作息”:精力满格:集训营制定 “适配暑假的作息表”—— 早上 6:30 起床,7:30-8:00 晨读(轻松背单词、专业课短句,不搞 “高强度记忆”),上午 9:00-12:00、下午 2:30-5:30 学习(避开高温天最昏沉的时段),晚上 7:00-9:00 复盘,9:30-10:30 放松(运动、听音乐),11 点准时休息。规律的作息让学员保持充沛精力,减少 “疲劳导致的倦怠”。
四、写在最后:暑假不是 “弃考期”,而是 “逆袭期”
暑假的高温会过去,复习的疲惫会缓解,但 “挺过暑假” 的底气和积累的知识,会成为你后续备考的 “核心竞争力”。很多最终上岸的考生都表示:“暑假是我最想放弃的时候,但坚持下来后发现,后面的复习越来越顺,因为暑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练就了稳定的心态。”
新东方考研始终相信,“好的心态 + 好的支撑” 能帮你度过所有备考难关。我们愿意用专业的师资帮你破解心理倦怠,用独特的教学体系让你复习有动力,用优良的学习环境让你备考更舒适,尤其是 “新东方考研集训营” 的全周期保障,让你在暑假无需 “独自硬扛”,在温暖的社群和专业的指导中,轻松稳住心态,向考研目标坚定前行。
现在可预约免费试听课 校区环境参观
领取26/27考研1v1免费考研规划
咨询电话:13011328936
如果大家想了解2026/2027考研热门招生院校、热门专业、招生简章、参考书目、择校择专业指导、考研复试/调剂指导以及考前集训、走读等相关方面,可以随时联系在线老师进行咨询。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