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重庆大学考试>正文

2026 专升本这 3 类专业最吃香

2025-10-27 14:30

来源:重庆专升本

作者:

     看着身边同学陆续开始备考,你是不是也在纠结:

  “选啥专业能稳就业?”“哪些专业升本后薪资能翻倍?”

  2026年专升本堪称“诸神之战”——报考人数预计随毕业生规模突破1300万而激增,公办院校招生缩减,还可能取消专项计划。

  选对专业,堪比“二次高考”的逆袭;选错了,可能白费半年备考功夫。

  记住这3点:政策有倾斜的优先选,人才缺口大的重点盯,贴合自身基础的更稳妥。

  2026最火3类专业,附就业真相

  (一)传统刚需型:就业抗风险,适合求稳考生学前教育:报考占比高达16.92%的“顶流”!公办幼儿园扩招催生出大量岗位,但想进编制得练好几手“硬技能”——弹唱、绘画、手工一个都不能少。

  护理专业:6.16%的报考占比背后,是老龄化带来的百万人才缺口。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98%,升本后不仅能去三甲医院,还能竞争护士长等管理岗,薪资从5k+涨到1万+不是梦。

  会计学:13.22%的报考比例印证其“万金油”属性。现在企业更爱招“大数据+会计”复合型人才,沈阳工业大学会教真实财务项目实训,考下CPA证书后年薪能破20万。唯一缺点是竞争激烈,想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得提前攒实习经验。

  (二)新兴风口型:政策给红利,未来3年最缺人国家点名的5大新兴产业(数字、绿色、银发、创意、低空经济)催生大量新专业,2026年报考正赶上“红利期”。

  计算机相关专业:12.84%的报考占比藏着“薪资密码”——一线城市起薪8k-1万,资深工程师年薪超20万。

  智能制造工程:江苏职业本科新增热门,录取线比公办低10-20分,适合中分段考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侧重实操,考试少考纯理论,毕业能去新能源车企做设备运维,起薪8k+。数字媒体技术:创意经济的“香饽饽”,近五年135所高校新增相关专业。

  南京传媒学院扩招,跨考门槛低,非艺术生补修课程、交个Unity作品就能报,毕业能做3D建模、虚拟场景开发。

  (三)高性价比型:低分能“捡漏”,就业不冷门

  适合分数中游或想规避激烈竞争的考生,抓住“新增专业”和“地方特色”两大关键词。

  储能技术应用:江苏“十四五”要建5GW储能项目,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新增此专业,享政策倾斜可能降分录取。

  毕业对接盐城、南通零碳园区,做系统运维,应届生起薪8k-10k。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辽宁工业大省的“刚需专业”,沈阳工业大学录取平均分490分,比计算机低不少。实训能学电力系统运维,毕业去电网、车企,工作稳定且晋升明确。

  重庆专升本备考避坑指南​

  (一)避免盲目跟风报班​

  在选择专升本辅导课程时,不要盲目跟风,要先试听1-2节课,了解授课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优先选择“考纲同步+真题精讲”的机构,确保课程内容与考试紧密结合。​

  (二)重视真题价值​

  历年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料,2024年有考生反馈,30%的题目与往年真题高度相似。建议至少刷3遍近3年真题,第一遍熟悉题型和考点,第二遍分析错题,总结答题技巧,第三遍进行全真模拟,检验学习效果。​

  (三)不要沉迷刷题​

  在冲刺期,不要沉迷于刷题,应回归基础,重点复习易错题和考纲新增内容。例如2025年计算机新增了“人工智能基础”章节,2026年考生要关注当年考纲变化,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四)谨慎对待跨专业报考​

  跨专业报考存在一定风险,部分院校和专业对跨专业报考有限制,且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和要求不同。如果决定跨专业报考,要提前了解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信息,评估自己是否适合。​

  (五)及时关注政策变化​

  重庆市专升本考试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考生要及时关注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网、目标院校官网等官方渠道发布的政策信息,如报名时间、考试科目、招生计划等,避免因政策变化而影响报考。

  2026专升本备考已进入关键期,点击下方链接,领取专业备考资料+顾问老师一对一规划,重庆新东方专升本,欢迎你的加入。

  推荐阅读:

  2026年重庆专升本热门专业财务管理往年招生数据分析

  重庆统招专升本考试具体在每年什么时候举行?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