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走进英国|人物特写|玩转英伦|漫话英伦你问我答

走进英国:二战的“衣装战略”(1)

走进英国:二战的“衣装战略”(1)

二战时期,英国女性服装的样式和质地都有所改变。

1937年,《Vogue》杂志资深作家与编辑Alison Settle提笔写道:“时尚勾勒出我们居住的世界,展现大脑内部的思想、外部的历史事实。”

数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和美学因素,打击了有形的城市建设,也冲击了诸如阶级、性别等无形的文化构建,使衣着的制作和穿戴发生改变,影响深远。

今年正值二战胜利70周年,何不以衣装风尚的镜头,回溯英法、德意、以及帝国殖民地的社会变迁?

战前阶级性风尚

20世纪30年代,英国生活成本持续下降,就业亦从大萧条有所反弹。服装工业化制作总体上拉低了价格,跨越价格区间的选择前所未有地多。英国人对衣装的购买欲、购买力高涨。

尽管如此,阶级之间仍存在着鸿沟。贵族阶层尽管不再像爱德华时期那样,一天换五六套服装,但依然严格秉承在每一个场合穿着得当的艺术,维持了阶级划分与社会层级。此时的观点是:“社会不同阶级可能接触、尊重甚至喜欢彼此,却不可混合。”

走进英国:二战的“衣装战略”(1)

一排哈罗德百货的女员工,每个人穿着不同工种的制服。

英国上流社会拥有世界主义的生活方式。他们时令性地旅行,前往欧陆甚至更远方的豪华度假村,喜爱融合国际(尤其是法式)风尚与高级定制英伦味儿。1936年英国《Vogue》杂志,登出一件华贵的夏帕瑞丽(Schiaparelli)服饰,印度丝绸让它沾染帝国的霸气,非洲的鸵鸟羽毛则夸张地渲染了异国情调。

富足但受日常工作束缚的中产阶级,则更偏好英伦本土着装。他们定期光顾高档百货商店,风格更接地气、易于模仿,又不失雅致。

手头相对拮据的人,则常去玛莎等连锁店,那里有批量制作的成衣,模仿影院和杂志追捧的衣装和生活方式。

就这样,社会上层引领风尚,而稍低的阶级通过衣饰上的模仿,似是而非地参与到一个不然相对关闭的世界里。

然而,当1939年战争的到来后,基本需求打败了无尽的欲望。英国“大撤退”时期,浮华的潮水退去,暴露出“裸泳者”——贫穷阶级生活在一个被其他阶层蓬勃气象掩藏的长期失业的世界。通过提供衣服,确保他们最基本的温饱、卫生,是维持战争的重要举措。贫穷者们是战时购买力唯一得到提升的一个阶级,为未来的福利打下基础;其他阶层则不断偏离战前“买买买”的趋势,使“爱国型节俭”(patriotic thrift)与“少即是多”的概念风行起来。

军装新风潮

走进英国:二战的“衣装战略”(1)

英国在二战期间,阶级间距缩小、女性美定义改变。

1939年9月3日,张伯伦首相确认英国与德国开战。等待英国的是八个月的“战时和平”——英国本土几乎不曾遭受直接攻击,只在报纸和影院中有对海外斗争的播报。尽管如此,社会面貌依然发生变化。

愈来愈多的军民职业者都换上戎装,甚至携带防毒面具和袖章。军服是战争最强大的意象之一,它们在英国社交场合的存在感与日俱增。相应地,平民服饰也以变得不再那么正式。由于政府关闭了大量影院、剧院,娱乐活动骤减,晚装裙、晚礼服逐渐退隐社交舞台。最富裕的阶层,尽管在战争初期并不参军,但迅速在伦敦萨维尔街的Huntsman、Gieves,以及稍便宜的Austen Reed、Hector Powe定制了军服。剪裁质地精良的军装,迅速在领衔时尚的社会顶层占据一席之地,也导致奢侈衣装销售大幅下滑。

战时物价飞速上涨,闪电战更凸显了英国原材料储物的脆弱。担忧前景的人们开始抢购,恶化了实际的物资短缺。缺衣少食,容易导致焦虑、疾病、士气低落。1941年5月底,英国政府展开完整的限额计划(rationing scheme)。限额期间,个人衣物的消费也达到60%战前水准,比预期中高出许多,主要原因是战时的高就业率。

同时,妇女的缝织技能得到重视。战争初期,动手织补衣物能让留守的妻母们暂时忘却爱人远赴征途的离思。后来,则是出现了缝补制衣的真实需求。

迪奥“新风貌”的种子,在战时已然生根。

女性衣妆之变

战前流行的英国女性妆容,追求极致修理,过程耗时,态度以自我为中心。底妆依靠昂贵的粉底霜层层涂抹,眉毛修剪出干净的弧度,睫毛膏、唇膏一丝不苟。人工替代了自然,电影和戏剧里的强效妆容,在《Vogue》中一页一页骄傲地出现。

但是战时,化妆品、闲余时间都变得奢侈。人们开始抛弃繁冗细节,接受简单快速的基本清洁、滋润和上粉,崇尚天然、健康、清淡而持久的妆容。1940年11月的闪电战中,女作家Ursula Bloom为需要到防空洞中过夜的妇女提供了实用的美妆技能,并称脸上无油脂、表情平和,就是最佳风貌。

一定程度的妆饰仍然是件好事。随着更多女性参与到战争相关工作中,她们的精神面貌与士气之间发展出一种微妙关系。保持着爱美之心的女性,会用煮好的甜菜根做口红,因为听说这样“能让伤者开心一些”。

战争风暴之下,英国风尚经历了一次“瘦身”。女性服饰变得更加修身、精简,流行的服饰包括轻柔耐穿的羊毛套装、一串扣的衬衫裙、可拼换的两件套。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女性,在工作中显得更加美好动人。1942年8月,《Vogue》的美丽新标准是“感觉健康地活着”(feeling healthily alive)。一直到1944年春天,修长体型、具有弹跳力(springy)的腿、平臀、直颈、宽肩、挺腰,都受到追捧。后来迪奥“新风貌”(Dior New Look)的种子,在战时已然生根。

原本英式风尚在战前就偏重稳定性、持续性,不似法国更偏重高时尚的遥不可及、美国更偏重时令性的变化万千。这种穿衣哲学历久弥新,在战争年间得到更多的认可,令英国人在注重设计经典、质地优良的路上越走越远。

(责编:路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