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现场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10月8日,作为大学生进藏深度体验活动核心内容的主题分享会,在拉萨八廓街夏扎大院举办,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组成“青春探访团”与西藏本地创业者、非遗传承人、西藏大学学生代表齐聚一堂,以亲身感悟为笔、以青春视角为窗,共同勾勒出真实立体、鲜活生动的高原新图景。值得关注的是,在活动开启的第一天,“无痕行西藏,一生永难忘”倡议便率先发起,将生态保护理念前置,为整个深度体验活动奠定了绿色文明的基调。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弹奏扎木念现场
此次主题分享会,是“一眼西藏,一生不忘”活动线下深度体验阶段的关键节点。国庆期间20名大学生“青春探访团”成员已先后深入拉萨、山南等地,沉浸式触摸西藏的历史脉络与现代脉搏——从布达拉宫的建筑史诗到八廓街的市井烟火,从传统村落的非遗传承到现代城镇的发展活力,每一段行程都成为青年群体感知西藏“文化传承守根脉、时代发展焕新颜”的生动课堂。更值得关注的是,探访团成员张亮作为“环保担当”,在活动首日便发起“无痕行西藏,一生永难忘”倡议,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守护高原生态与文化,这一倡议也成为分享会现场的热议焦点。
大学生代表分享体验唐卡绘画的感想
王子豪介绍在西藏拉萨、山南、阿里等地的文旅感想和故事
分享会现场,藏式院落的古朴风貌与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交相辉映,成为展现“传统与青春共生”的鲜活场景。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带来的贡布扎木念弹唱《家有善人》和后藏酒歌《龙纹酒杯》,以悠扬旋律传递藏族非遗的独特魅力;“青春探访团”团长张亮讲述了西藏生态保护与旅行的重要性,号召大家让旅行成为守护高原生态的“微小力量”;拉萨市、山南市文旅宣传推广大使王子豪结合实地体验,分享兼顾生态保护与文化体验的西藏旅游攻略;藏族创业青年郎加群措讲述“学成归乡助力文旅发展”的故事,展现西藏青年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担当;公益基金会代表陈明则从专业视角,解读藏医药康养与文旅创新融合的新路径。大学生代表们分组分享初到西藏的震撼与感动,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姜雨岑更以一支藏舞《家园》,将青年对西藏的热爱与认同融入肢体语言,引发全场共鸣。
张亮在讲述自己在拉萨南山公园山坡上所见的南北山绿化场景与感想
作为国庆期间西藏文旅领域的重点活动,此次分享会不仅为大学生与西藏搭建起深度对话的平台,更让青年视角成为展现高原新貌的“生动载体”,他们用镜头记录拉鲁湿地的生态之美,用文字描述藏式民居的温暖细节,用体验传递非遗传承的鲜活力量,让外界看到西藏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民生发展等领域的扎实成果。
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格桑平措在致辞中说道:“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文旅厅坚持以‘一盘棋’思路整合资源,持续完善交通与服务设施,打造了‘冬游西藏’‘天湖之旅’‘边境深度游’等特色产品,也借助旅游专列这一‘流动的风景线’,搭建起更多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此次以‘青春探访团’身份走进西藏的大学生们,不仅是这场旅程的参与者,更将是西藏故事的见证者、感受者,也是未来西藏魅力的传播者。希望这次‘一眼西藏’的惊艳,能转化为大家心中‘一生不忘’的热爱;也希望各位青年朋友能带着这份向往走进西藏的山水之间,亲身感受‘地球第三极’的磅礴与诗意,并把你们眼中的西藏,讲给更多的人听。”此外,格桑平措处长还向学生团赠送蕴含藏族文化的纪念品,寄语青年学子成为“西藏故事的传播者、民族团结的践行者”,鼓励他们将此次西藏之行的感悟转化为连接西藏与外界的桥梁。
据悉,大学生“青春探访团”将前往羊卓雍措,深入体验湖畔传统民俗;后续,活动还将进入影像征集与高校宣传阶段,通过大学生分享的西藏见闻、创作的影像作品,以及文旅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让更多青年群体了解西藏、向往西藏,推动形成“青春赴藏、文化交融、共筑共识”的良好氛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