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考研报名时间公布咯,报名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2025-09-25 18:27
来源:新东方
作者:南昌新东方考研
各位26考研的同学们,备战已久,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官方时间节点!近日,教育部已正式公布了《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确定了考研报名和初试时间。这意味着你们的复习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而成功的“临门一脚”就从精准无误的报名开始。新东方考研为大家梳理了关键时间点和报名全流程中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助你安心备考!
一、26考研关键时间轴(大局已定,规划先行)
根据规定,2026年考研的关键时间节点如下(具体以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最新通知为准):
咨询周:2025年9月25日至28日
(解读:期间可向各省市招办或目标院校招生办进行咨询,有疑问要抓住机会。)
预报名: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
(解读: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目的是分流,让考生熟悉报名流程。报名信息同样有效。)
正式报名: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
(解读:所有考生均可参与,是主要的报名时段。逾期无法补报!)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预计2025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
(解读:关键步骤!完成缴费后,务必按报考点要求上传材料进行确认,否则报名无效。)
下载准考证:预计2025年12月中旬左右
(解读:考前一周左右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多打几份备用。)
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
(解读: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新东方提醒:时间不等人!建议同学们立即将以上时间点标记在自己的日历或备考计划中,设置好提醒,避免错过任何环节。
二、报名流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5大问题(细节决定成败)
报名环节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每年都有考生因疏忽导致报名失败,功亏一篑。请务必关注以下几点:
1.信息填写:准确无误是底线
实名信息:确保姓名、身份证号与身份证完全一致。曾用名问题需特别注意。
学籍学历:应届生选择“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并确保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通过。往届生务必准确填写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编号,可在学信网查询。
户籍档案:如实填写户口和档案所在地,这关系到报考点的选择。档案在哪里就写哪里(如人才市场、本科学校等)。
2.报考单位与报考点:概念不同,切勿混淆
报考单位:就是你的目标院校。
报考点:是你参加初试的考试地点,通常由各省市招生考试机构设置。
规则:应届生原则上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的报考点;往届生通常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的报考点(后者可能需要提供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
抢位:热门考点考位紧张,建议在预报名或正式报名开始时尽早完成报名缴费,锁定考位。
3.专项计划:符合条件者切勿错过
仔细核对自己是否符合“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等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如果符合,需提前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并在报名时正确选择。
4.网上确认:报名成功的最后一步
这是线上操作,无需再到现场(特殊情况除外)。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系统,按要求上传:
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
本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
根据自身情况上传学历学位证书(往届生)、学生证(应届生)等。
务必及时关注审核结果!如审核不通过,需根据提示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材料。
5.反复检查,及时修正
提交报名信息后,在报名截止前(10月25日22:00前),除“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关键信息外,其他信息均可修改。务必在缴费前再次核对所有信息!
生成报名号且成功缴费后,报名才算成功。请牢记自己的报名号。
三、报名后:调整心态,全力冲刺
完成报名后,就意味着战斗的号角正式吹响。此时,你需要:
确认报名成功:收到缴费成功短信,并确认网上审核通过。
回归备考主线:将注意力迅速拉回到最后的复习冲刺上,报名只是程序,分数才是硬道理。
制定冲刺计划:利用好最后两个多月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查漏补缺、背诵政治大题和英语作文模板。
26考研的征程已经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希望这份详细的报名指南能帮助大家扫清障碍,顺利踏上考场。
校区有免费的英语、数学公开课,想试听的同学联系小新预留位置哦!
考研备考的关键期,怎能少了专业助力?南昌线下考研机构——南昌新东方随时答疑,热门班型含线下面授走读班,授考研英语/政治/数学,英语四六级,超适合27考研、开学升大三学生。多年口碑卓越,优质硕博师资保障教学质量,拨打13263913856,或登录【南昌新东方考研官网】,让上岸更有底气!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