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叶兆言出身文学世家,正如祖父叶圣陶和父亲叶至诚从来没有刻意培养他走上作家之路,他也从未期望女儿成为一名作家,而80后的女儿叶子早已经出版多部文学创作,还有作品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因此叶家“一代泰斗,四代文人”成为文坛的一段佳话。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叶兆言“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直到看了女儿的日记,他才开始反省:“大人真不该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眼中的一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试着和孩子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走未来的路,家长会更早地赢得他的尊重和欣赏。”[详细]
2016-05-16
身在浮躁的社会,愈来愈发现专注力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任何事业,无专注难有作为。毫无疑问,专注力需从孩提时期开始培养。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专心风格,如何去寻找和发现孩子的专心风格,如何运用适当的教育策略,提升其专注力,是值得每个家长思考的问题。[详细]
2016-04-21
父母、师长无法完全对孩子的命运负责,但有更多思考、觉察和交流,言行合一的力量至少能让孩子“少一点困扰”,能帮助他们在面对人生艰难抉择时,更坚信自己内心的声音。[详细]
2016-01-22
不要把盘子里所有的肉,都夹到孩子的嘴边。不要把家中所有的钱,都用来装扮房间和丈夫。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工作。不要在计划节日送礼物的名单上,独独遗下自己的名字……[详细]
2015-07-24
读一本书,趣味和知识就是最大的享受;取得成就,努力的过程和自我成长就是最大的收获;行一件善事,给予和爱就是最好的滋养;同样,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一个孩子最大的奖赏。[详细]
2015-07-03
我们究竟需要教给孩子什么,才能让他在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后,依然可以适应我们目前完全无法想象的社会。今天分享给大家一对父子的家书,字里行间,也许我们能有所感悟。[详细]
2015-06-11
从这个角度,也许你可以理解,作者为何要浓墨重彩地论证——“作为家长,首当其冲的不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而是引导孩子如何认识自己。”[详细]
2015-06-05
摒弃了“土法炼钢”式的教育,我们努力吸收各类教养资讯和理论,可往往感觉莫衷一是、无所适从。面对这么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才能培养出孩子适应未来的能力呢?[详细]
2015-05-19
台湾导演吴念真就说,自己一辈子跟爸爸说话不超过两百句,也正是这个遗憾,让他想跟儿子“像兄弟一样没大没小”,还说,如果“有一天儿子失恋了会跑回来抱着我们哭,那我们就成功了”。[详细]
2015-05-12
“追星”是寻求归属的感觉,孩子们通过共同谈论明星、一起参与追星,更容易融入进同龄人的朋友圈;“追星”是爱之初体验,孩子在追星的过程中初尝喜欢和悸动的滋味,咀嚼甜蜜和忧伤,学会爱和付出的道理。对于孩子追星,父母其实大有文章可做,如果能因循善诱,定会有意外收获![详细]
2015-05-04
父母和孩子会产生连动,你是焦虑的母亲,就会养出焦虑的孩子。一旦你内心安稳了,对孩子充满信任,孩子便也能安稳度日,在自己的花期里自由地绽放美丽。你要允许,你的花骨朵在什么时候开花,都可以![详细]
2015-04-24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让孩子去美国接受教育。感受到来自家长们的高度信任和自身责任的重大,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曾多次组织团队去海外实地考察,为孩子们挑选满意合适的学校。今年五月下旬,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中学探访之旅将再次启航。[详细]
2015-04-09
高中让孩子按照“木桶理论”去学习,6门课就是6块木桶的木板,最短的木板决定高考成绩。“木桶”的底就是身体,比一圈的木板更重要。6块木板的黏合剂是心情,一定要把高考的过程变成轻松快乐的过程。而到了大学,可以用“金刚钻”理论来安排学习,一定要有意识地训练一两门强项,培养核心竞争力。[详细]
2015-04-03
您是计划让孩子赴美留学的辣妈么?您是否对孩子出国还有诸多的担心和顾虑?想不想深入美国高中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想不想亲自走进美国知名学府、知名高中?运气来了!新东方邀请您,免费赴美探访[详细]
2015-03-31
相关推荐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