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南昌大学考试>正文

2026年江西专升本报名条件及考试要求

2025-11-04 15:41

来源:江西专升本

作者:

  2026年江西专升本招生政策即将公布,本文以江西专升本考试的报名条件(以25年为例)分析各类考生的报考条件,助你快速判断自身资格,提前做好报名准备。

  一、基本报考条件

  身份要求: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需在考试当年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

  基本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已解除处分。

  二、专项(免试)类考生

  1、退役大学生士兵:

  (1)符合普通类专升本报名条件;

  (2)已退役大学生士兵(含2025年3月退役大学生士兵)在2025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或已取得毕业证,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江西省普通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应征入伍。

  ② 外省普通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在江西应征入伍。

  (3)在入伍期间和退役后工作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

  退役士兵报名报考要求简单来说:①江西省学籍(在校或已毕业)②应征入伍地为江西省;以上两者满足其一即可,对于是否应届毕业这一点要求较宽松,往届考生符合以上要求也可报考。

  2、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有关高校保送录取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3号)规定,凡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 Competition)”中获奖的中国国家队选手,且符合有关我省专升本报名条件的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可保送至高校相应的本科专业。保送录取本科专业的高校限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教育本科高校。

  与退役士兵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性考察不同,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是真正的免试录取,但也需要如期进行网上报名。

  三. 专项(非免试)类考生

  1、脱贫家庭学生:

  (1)符合普通类专升本报名条件;(2)脱贫家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专科)毕业生。

  2、大国工匠培养强基工程项目: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高职(专科)学习期间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4)2025年7月31 日前可取得高职(专科)毕业证书;

  四、重要政策变化与提醒

  1. 考试时间提前:与往年相比,2025年高校专升本考试原则上于3月底前完成,比2024年考试时间明显提前,考生需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2. 报考专业限制

  部分专业报考存在限制,例如医学类专业:专升本医学本科毕业生,其专业必须与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其本科学历方可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务必仔细对照《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对应专业(类)指导目录》并查阅目标院校招生章程的具体要求。

  3. 志愿填报与缴费

  志愿填报与缴费时间:所有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考生须在2025年2月24日9:00—27日17:00期间,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专升本管理系统”完成志愿填报和缴费(130元/人)。

  志愿设置:分为“免试计划”“大国工匠培养强基工程专项计划”“其他专项计划”和“普通计划”4个录取批次。

  五、备考建议与注意事项

  1、仔细核对自身资格:在报名前,请认真对照上述条件,确认自己属于哪一类考生,并提前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

  2、关注官方信息发布:专升本招生的详细信息,如各高校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需关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及各招生高校的招生简章。

  3、严格遵守时间节点:密切关注报名、志愿填报、缴费、考试等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逾期不予补办。

  4、如实填写报名信息:考生应如实、准确填写各项报名信息。凡因信息误填、漏填或弄虚作假而影响考试和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2026最新江西专升本信息可关注南昌新东方专升本及时获取,也可及时关注江西专升本各科目考试大纲了解详细信息。

  推荐阅读:

  江西专升本报名时间和流程是怎样的?

  2026江西专升本公办招生情况预计!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