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南昌大学考试>正文

江西统招专升本财务管理在专业招生情况

2025-11-05 16:18

来源:新东方专升本

作者:

根据江西省 2025 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政策及已公布的信息,财务管理专业的招生情况如下:

一、招生院校与计划
1. 招生院校

2025 年共有 14 所院校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包括公办、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其中,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独立学院)、江西工程学院(民办)、南昌理工学院(民办)等为主要招生院校。新增院校中未涉及财务管理专业,招生院校名单与 2024 年基本一致。

2. 招生计划

◦ 普通计划:2024 年全省财务管理专业普通计划招生 699 人,2025 年具体计划尚未完全公布,但预计保持相近规模。例如,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2025 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中财务管理专业招 14 人,普通计划人数待各校招生简章发布后确认。

◦ 专项计划:包括退役大学生士兵、脱贫家庭学生、获奖学生(含高水平运动员)等。例如,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为退役士兵单列 14 个名额,其他院校专项计划需查阅具体招生简章。

二、报考条件与流程
1. 基本条件

◦ 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2025 年 7 月 31 日前可取得毕业证。

◦ 退役大学生士兵需符合江西省应征入伍条件,并在 2025 年 7 月 31 日前取得或已取得毕业证。

1. 专项计划条件

◦ 脱贫家庭学生:需通过资格审核,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获奖学生:需在高职阶段获得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奖项或学科竞赛奖项(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

1. 报名流程

◦ 网上报名:2025 年 1 月 3 日 - 8 日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专升本管理系统” 报名,填报志愿并缴费(130 元 / 人)。

◦ 资格审核:由就读院校初审,省教育厅复核。退役士兵需提交退役证明,获奖学生需提交获奖证书等材料。

三、考试科目与大纲
1. 考试科目

◦ 公共基础课:政治、英语、信息技术合卷考试,总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 专业课:全省统考《管理学原理及应用》,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参考书目为邢以群主编的《管理学(第五版)》。

1. 考试大纲

◦ 公共课:政治考查时政、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英语考查词汇、阅读、写作等;信息技术考查计算机基础操作、Office 应用等。

◦ 专业课:涵盖管理活动、决策、组织设计、领导理论、激励原理等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四、录取分数线与竞争情况
1. 省控线

2025 年管理类(含财务管理)省控线为267 分,较 2024 年上涨 4 分。实际录取分数因院校层次而异,公办院校竞争激烈,民办院校相对宽松。

2. 院校分数线参考

◦ 公办院校:如江西财经大学(联培项目)财务管理专业 2025 年普通计划分数线约 355 分,宜春学院2024 年分数线为 357 分。

◦ 民办院校:如江西工程学院2025 年财务管理专业普通计划最低录取分 312 分,南昌理工学院2024 年分数线为 273 分。

1. 竞争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尤其是公办院校。2025 年管理类专业公办院校报录比约 13:1,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分数选择 “公办联培”“民办优质专业” 或专项计划提高录取率。

五、跨考政策与注意事项
1. 跨考限制

原则上不允许跨专业大类报考,但同一大类内可跨考。例如,财经商贸大类(如电子商务、会计)可报考财务管理专业,医学、教育类等特殊专业需严格对口。

2. 注意事项

◦ 专业匹配:报考前需对照《江西省 2025 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对应专业(类)指导目录》确认专科专业是否符合要求。

◦ 资格审查:跨考生需确保专科课程与目标专业衔接,部分院校可能要求补修相关课程(如会计学原理)。

六、备考建议
1. 制定计划

◦ 公共课重点突破政治(时政积累)、英语(词汇和阅读)和信息技术(操作题练习)。

◦ 专业课系统学习《管理学原理》,结合案例分析题强化理解。

1. 参考资料

◦ 公共课:使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指定教材(如《思想道德与法治》《新视野大学英语》)。

◦ 专业课:以邢以群《管理学(第五版)》为主,配套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训练。

1. 关注动态

◦ 及时查看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目标院校招生网,获取最新招生简章和计划调整信息。

◦ 加入备考群或咨询学长学姐,了解院校招生偏好和考试技巧。

七、总结
2025 年江西统招专升本财务管理专业招生院校稳定,考试科目明确,但公办院校竞争激烈。建议考生提前规划,扎实备考,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院校和计划类型。如有疑问,可直接联系目标院校招生办或访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官网获取权威信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