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热门资讯>正文

中国大学最炸裂的冷门专业,录取分数不高,考上就是铁饭碗,却喜提“天坑专业”?

2025-08-26 16:37

来源:新东方官微(id:xdf2013)

作者:北楼8层女同事

无所不能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一代代核工人不断追求卓越的勇气与智慧。

——女同事说

  在“铁饭碗”、“包分配”专业越来越吃香的今天,有这样一个专业,毕业即就业却经常“爆冷”,需要征集志愿。
  就连清华大学的定向班都曾出现过补录的情况。
  甚至,很多人还对它充满了误解,觉得这个专业太危险,不敢报考。
  它就是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一、高危专业?

  提到“核”,很多人心里就会把它和“核辐射”、“泄露”画上等号。甚至很多人谈核色变。觉得这个专业是一个高危专业,以后从事的工作会暴露在危险的核辐射中。其实不然,以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为例,他们一年的核辐射剂量甚至比普通人平时接触电子产品受到的还要少。而且核技术也早已应用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例如大家都爱啃的泡椒风爪就是“辐照食品”,通过辐照工艺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甚至通过辐照灭菌的方法会让鸡爪的口感更爽脆。虚假的谣言:天塌了!辐照食品居然公开在市场销售,吓得我全扔了!辟谣:辐照技术和核辐射完全是两码事,辐照灭菌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食药监局认可的杀菌方式,很安全!而且杀菌时对使用的辐照剂量有严格规定,不会有残留。
    打破对“核”的刻板印象后,我们再说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进行核工程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等等。简单点来说就是研究如何控制原子核释放的巨大能量,并将这份能量安全又高效地应用到国防、能源、医疗、航天等关键领域。
  核工程与核技术属于传统工科,需要学习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另外还要学习反应堆物理、自动控制、材料力学、电路等内容。公共基础课部分涉及大量的数学和物理计算,需要比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化、大学物理。同时还要学习工程制图、C语言编程等。进入大二,有些学校会进行方向细分,分为核工程和核技术两个方向。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大二分流就分为A模块核工程和B模块核技术两个方向。两者共同的必选课包括理论力学、基础力学试验、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核辐射防护等课程。核工程方向会继续学习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核电厂系统与动力设备、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分析等内容。而核技术方向则会学习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核电子学、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等内容。课程内容可以说是很多又很难,学习强度非常大,一学一个不吱声。甚至有学生吐槽自己大二的时候课表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我国开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院校很多,各个高校的培养特色和课程设置上也有不同和侧重,所以报考时还需要仔细了解。

 二、铁饭碗&就业窄

  目前,开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高校不算太多。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属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学科强校。其中,不少高校还有定向签约、“订单班”等政策,也就是说不仅学费减免,有降分优惠,还毕业即就业,端上铁饭碗。比如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与中核集团有定向培养项目,毕业后直接进入中核集团下属的核电站或相关单位工作。中国核电还与兰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签署《核电订单联合培养协议》,每年选拔四所大学中的大三相关专业(比如核工程类、能源与动力类、机械类等专业)的学生进入联合培养班,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培训结束后就可入职中国核电相关公司。所以大部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进入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电投集团、中国华能集团等央企的下属核电站,主要从事核电站反应堆运行、维修、调等工作。
  尽管如此,也依然不影响不断出现劝退报考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声音。一方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对口单位也招收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与电气工程、能源动力等通用专业比起来,在部分岗位的就业上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另一方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无论就业还是考公,所面对的选项都比较少,想要跨领域转行也非常困难。也就是说,别的专业可以来干核工,但反过来却不行。在薪资方面,核电站的的应届本科生起薪较高,薪资基本都在15万元以上。收入较高和工作相对稳定对应的则是工作强度大。因为在核电站就意味着要接受偏远地区和倒班加班,很多人都是因为受不了倒班选择辞职。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由于工作性质特殊,部分岗位对视力和色觉都有规范要求,核电站就对色弱有严格要求,需要特别关注。
  好消息是,如果不想去核电站还是有不少相关方向可以选择。比如进入核建行业,参与核电工程、核电站等的建设,像中国核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央国企都有相应的核建人才需求。还可以进入医疗领域,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放射性药物研发与生产、医疗辐射防护等都有核技术领域的覆盖。从事医院里面的物理师工作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在放射化疗的时候和医师商量剂量照射方式等。也可以进入工业领域做计量检测、无损检测、核仪器制造销售等等。
  总的来说,核技术应用企业都可以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像辐射育种、加速器医疗、核电子学等对核技术领域的人才都有巨大的需求缺口。此外还可以去科研院所如成都核动力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参与核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但是设计院普遍对学历要求较高,大部分都要求硕士学历及以上,甚至很多需要博士学历。在考研上,由于专业比较冷门,是国家照顾性专业可以享受到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而且在全国开设的学校并不太多,上岸难度并不是很大。但也恰恰由于专业冷门,在考公考编上可以选择的方向比较受限,能选择的基本只有生态环境系统相关单位以及三不限类岗位,竞争十分激烈。整体来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就业情况是不愁就业,但下限高,上限低。因为,如果不考虑转行,在学历内卷下大部分毕业生最终的归途还是核电站;但如果想要转行又由于专业特殊性,很难转行成功。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20世纪50年代的“两弹一艇”到如今的“华龙一号”,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才拥有的新型核工业体系。如今早已不是过去那个谈核色变的时代了,在国际能源安全形势复杂、AI爆发式发展带来大量用电需求以及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稳定的低碳能源,正在我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就在今年4月份,我国一口气批准了10台核电机组设备,拉动超2000亿元投资,核电规模也已跃升至世界第一。而且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在加速建设核电站,英国、法国、韩国、印度等都宣布要新建更多的核电站,德国、日本也重启了核电计划。但目前,中国核电只占发电总量的4.68%,而法国却高达70%,美国、俄罗斯也在20%,这个体量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与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不相匹配。按照目前趋势,要到2060年我国核电占比才能达到18%左右,与当前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当。也就是说,中国将迎来迅猛的核电建设潮,并至少还要持续30几年。
  不过说到“核”,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但不用担心,在核电安全方面,种花家给的安全感很足!从我国第一座秦山核电站建立开始,40年来就没有发生过一起2级以上的核电事件。第四代核电站的安全性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甚至被称为“不会烧毁的核反应堆”。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就业面过窄劝退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人有很多,但劝学的声音也不少。因为如果不在意不稳定的假期、倒班调班、长时间远离城市的生活,大部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还是很好就业的。而且,随着核工业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拓展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就业选择。不仅仅是核电站需求增多,第四代核电技术人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人才、核能综合利用岗位(如核能制氢、核能供热)、安全与环保岗位、核电国际化人才等都急需专业人才。
  与此同时,就业方向的拓展、行业的发展也对毕业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需要跨学科学习,让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此来面对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曾几何时,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一度被贴上“冷门专业”的标签,常年需要征集志愿,考研也有大量调剂名额。但随着核电的高速发展,又有人说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正在成为新的热门专业。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冷门和热门之说,在风云变化中,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核能建设关乎国计民生,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只会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怀揣那份沉甸甸的家国使命感,以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为祖国的核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所不能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一代代核工人不断追求卓越的勇气与智慧。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教育头条

  • 大学
  • 留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热搜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