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许德旺:把苦难砌成台阶
2015-03-11 16:06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
他,出生于苏皖交界的一个偏僻乡村。
他,10岁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13岁时,他的父亲被卷进搅拌机齿轮,生命岌岌可危;
16岁时,他的母亲罹患胃癌晚期,最终不治而亡。
在父母重病的情况下,他顽强拼搏、考进“985”高校;
在多舛的人生里,他积极向上,成为大学里最闪耀的明星。
他乐于奉献,奔赴祖国的大西北支教;
他热心公益,成为小青柠中最美的“中国名片”;
他遵从母亲的遗愿,捐献出母亲的一双眼球,使三位盲人重见光明;他多次谢绝社会捐赠,坚信有能力靠自己的双手让父亲过得更好。
他,就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东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内蒙支队队长、2012年江苏省百名好青年之一、南京青奥会东南大学管理团队负责人许德旺。
父病母逝,他却愈发优秀善良
1990年11月6日,许德旺出生于高淳县阳江镇南埂村。南埂村处于苏皖两省交界,地理位置偏僻。许德旺刚满10岁,他的父亲许从武和母亲高家妹就到南京打工。从那时起,许德旺轮流在外婆、舅舅、姨妈家借宿。2002年,刚上初中的许德旺就开始了住校生活,衣食住行完全自己安排。一家三口虽分居两地,却相互惦念,父慈子孝、夫妻相敬,日子过得清贫而温馨。
然而,这简单的幸福在许德旺13岁那年便戛然而止。2003年11月,许从武在工地上出了事故,半个身子卷入搅拌机齿轮中,肋骨断了14根,脾、肺、肝完全被戳破,生命危在旦夕。高家妹整整在重症监护室守了丈夫6天6夜,才从“鬼门关”把丈夫给拽了回来。随后的几年,这个三口之家一直在风雨中飘摇。许从武处于艰难的恢复期,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三口的重担全部落到高家妹柔弱的肩膀上。高家妹没法出去打工,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没日没夜地从服装厂接活回家,铆足了劲干活、挣钱。
贫寒的家境丝毫没有动摇许德旺渴望知识的决心。2005年中考,许德旺以全校第四名的成绩考入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这一年,许从武身体逐渐恢复,夫妇二人又赶到南京打工。高家妹在南京江宁铜井的工地做饭,每天要负责100多人的伙食,极度劳累的工作严重影响了高家妹的身体健康。2006年夏秋之交,辗转到南京板桥工地上干活的高家妹经常感到胃疼。一开始,她硬扛着,没有去医院看病。随着疼痛的不断加剧和高烧不止,她只好去医院检查。
这年10月,在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38岁高家妹被确诊为低分化腺胃癌。当月,高家妹接受手术,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尽管手术九死一生,高家妹还是强忍着悲痛,让家人瞒着儿子,一瞒就是小半年。这年春节前夕,高家妹知道瞒不住儿子了,在与儿子久别重逢时,她微微一笑,淡淡地说:“儿子,妈妈病了,头发没了。”坚强的许德旺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为母亲考虑最好的治疗手段和环境。开学后,许德旺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十平米的简陋小瓦房。高家妹不化疗的时候,就和儿子住在一起,母子俩相互照顾,拥抱取暖,共同挣扎在生命的冬天。
2008年4月,许德旺高考在即,高家妹身上的癌细胞却愈加肆虐,凶猛地转移到卵巢。高家妹对医生说“我不怕疼,只要让我看到儿子上大学就行!”母亲做完第二次大手术,许德旺一边精心陪伴呵护着母亲,一边“歇斯底里”地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年8月,许德旺顺利被东南大学录取。
随后的2年,高家妹的病情几经反复。2010年12月,高家妹的腹水已经十分严重。此后的8个月,她的病情急转直下,许德旺度日如年……2011年7月,高家妹已经无法进食,只能靠营养液维持生机。因为疼痛难忍,每天都要靠吗啡入睡。在备受病痛折磨之际,高家妹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说出了一番让儿子崇敬一辈子的话:“妈妈不在了以后,帮我把眼角膜捐了!”
2011年9月12日凌晨,在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年仅43岁的高家妹永远离开了她十分眷念的人间,告别了她万分疼爱的儿子。1个小时之后,许德旺强忍悲痛,给南京市红十字会打电话,请工作人员来取眼球。随后的三年,受益于高家妹的捐献,已让三位病人重见光明。
品学兼优,成为远近闻名的自强之星
许德旺自幼聪颖好学,2008年高考,许德旺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年级,许德旺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也在同学中遥遥领先。这期间,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转系到土木工程学院。成功转入土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德旺把厚厚的《东南大学高等数学试题集》《CET4、6试卷集》翻得“面目全非”,成功转院。
在学霸众多的土木工程学院,许德旺仍然因为勤奋好学而蜚声院内外,并且长期担任班长。2009年8月,许德旺带头创建了“玩转舞台工作室”,在校内为演出场所提供免费的灯光、音响、舞美和技术支持。四个月后,这个社团就包揽了全校所有大型演出的技术支持,并获评“东南大学我最喜爱的学生社团”。
2010到2011学年,是许德旺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母亲的病情进入了危重期,学院的课程也进入了最难的阶段。许德旺不停地穿梭于学校、医院和家之间。这期间,许德旺遭遇了最难的一门专业课——《建筑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以题目多、难度大而闻名。为了完成作业,许德旺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大四是保研生最轻松的一年,许德旺却丝毫没有懈怠。这一年,许德旺各科成绩保持优秀,就连《艺术鉴赏能力》这样与专业毫无瓜葛的课程也获得了92分的高分。
2013年8月,许德旺从支教地回到东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时年35岁的博士生导师张建教授。张建对德旺赞不绝口,据他介绍,目前许德旺分别参与了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资助项目“中小桥梁快速测试与诊断系统的开发及其理论基础”和江苏省交通厅重大专项《江阴大桥健康监测的数据处理》,均有不俗表现。
刚进研一,许德旺就当选为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在他的倡议之下,学院研究生会每学期到江西共青城西湖小学回访一次,做主题为“爱在共青城,助力中国梦”的助学活动,并在那儿设立了“东大土木筑梦奖学金”。在共青城,研究生会的小伙伴们还给孩子们讲授诸如《地震逃生知识》《我的理想》等主题的课程,这个活动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三期,深受当地孩子的喜爱。
2014年5月,许德旺当选为东南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8月,许德旺开始筹划全校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讲座”,旨在让全校的研究生们感受这所百年学府的人文底蕴和科学追求。如今,已邀请到数位大师前来演讲,讲座几乎场场爆满。
志愿服务,他是最美的“志愿名片”
在东南大学,许德旺是最有名的“志愿服务者”。2011年9月,在母亲去世后的第5天,许德旺就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并以综合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入选。2012年8月3日,经历了20小时的颠簸后,许德旺来到准格尔旗世纪中学支教。最初的一个月,学校没有安排许德旺上课。在短暂的失落之后,许德旺开始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学校做事——为各科老师批改作业,积极听课备课,起早贪黑查寝查卫生,还担任军训班主任。
一个月后,旗团委把许德旺调至准格尔旗第九中学,担任初一6个班的生物老师。许德旺还主动请缨,再次成为该校初一8班的军训班主任。军训班主任实在是最苦的差事,可许德旺却连续当了两回。军训结束,许德旺主动要求多带晚自习,还承担了更多的课程……
为了把课上好,许德旺每节课前都花很长时间备课。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他上课时用手机倒计时,精确到每一分。他的教案上经常标注着“五分钟讲到此处”的字样。下课后,孩子们经常大声呼喊“老师,再讲一会儿吧!”
2012年10月,九中的多媒体工程完工,许德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随后的8个月时间里,他完成了生物七年级上下册总共40个课时的课件,单单生物教学资料这一个文件夹就有6.35个G,其他支教材料7个G;手写教案2本,电子教案122页……支教结束时,许德旺将一年的教学资料汇编成书,将电子资料刻录成光盘,供后来的生物老师使用。
在准旗九中,有个叫小淼的女孩特别特立独行:上课打闹,从来不写作业,几乎所有授课教师谈起小淼都要摇头,很多老师干脆放弃了这个孩子,让她“自生自灭”。许德旺并没有“随大流”,他耐心地找小淼谈话,告诉她学习的意义。在小淼思想转变之后,又想很多办法帮她提高学习成绩:晚自习时间将小淼叫到办公室吃小灶,帮助小淼适时预习和复习。在初二的期中考试中,小淼考出了656分的好成绩,其中数学考了111分。一年中,许德旺所带的六个班总是以绝对优势稳居年级前六名,与其他班级平均分往往相差20分之多。
支教结束后,许德旺的志愿服务经历并没有就此划上句号。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许德旺通过选拔,成功入选南京青奥会NOC助理志愿者。想到很快就可以为国际友人服务,许德旺非常激动。可是,比赛在即,志愿者之家综合管理岗非常缺人。正在领队老师一筹莫展之时,许德旺自愿调到该岗位,为志愿者们张罗衣食住行、处理疑难杂事。上岗后,因为表现突出,许德旺又成为青奥村东南大学志愿者之家综合管理岗的总负责人。
赛事期间,因为工作地点在青奥村,住宿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两地距离20多公里。许德旺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他早晨五点就要起床,第一个赶到停车场,为500多名NOC助理分发签到表、登记上车同学的姓名,然后逐一提醒没有上车的同学不要错过班车。上班期间,志愿者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向许德旺求援。许德旺带领同学们精心装扮“志愿者之家”,小青柠们错过饭点,许德旺为他们送上干粮和水;小青柠乏了,许德旺为他们递上枕头和靠垫,让他们休息片刻。每晚十点多,确保所有同学都安全离村时,许德旺才能返回九龙湖。回到宿舍,已经11点多了,许德旺还要统计第二天上岗的人数,做第二天的工作总表。由于表现突出,赛会结束后,许德旺被大赛组委会授予“青奥会明星志愿者”、“行政精英”。
许德旺在日记中写道:即使没有优良的成长环境,也不影响优秀的人卓越成长;即使没有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无法阻拦愿有志者散发光芒!记得小时候妈妈曾经讲过一个小故事,有兄弟俩,遇到一块大石头,哥哥把石头背在身上,总也抬不起头;弟弟则把石头砌成一层层台阶,借此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高峰。我,希望自己成为故事中的弟弟……
(责任编辑:安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