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品牌活动>自强之星>自强之星标兵>正文

厦门大学孙妍珊:用残缺支撑健全创造奇迹

2015-03-18 16:13

来源:新东方网

作者:

   

    孙妍珊,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2012级学生。因为“脑瘫”带来的肢体力量缺陷,至今仍无法自如行动。从澳门来到上海,后又独自一人到厦门念大学,命运的安排使她不可能像一般女生那样迈出轻盈优雅的步伐,所以,她选择了自强。

    自强精神在发酵

    94年6月1日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对我一直不离不弃,这深深印刻在我心里。我能感受到,每一秒陪伴都有着他们深沉的爱意。

    当时,初生的我没法明确体现由脑瘫引起的行动障碍,但一开始便波折不断,没少让我父母提心吊胆。初生时我早产窒息,医生争分夺秒将我抢救过来,后来我又在婴儿保温箱“住”了一段时间。婴儿时期我莫名地每天晚上发烧,当时依然经济窘迫的父母只好买一台空调,每晚开着16度冷气给烧成火炉一样的我降温,低温中的他们只能在一旁裹着厚衣物入睡。再后来,我的肢体力量发育明显滞后,过了儿童发育的特定阶段却还是软塌塌的,连支撑起头部、端坐、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不会爬行,更不会行走。

    这时他们才知道是我出生时“脑瘫”引起的肢体力量缺陷。 我记忆中总会浮现出这个画面:父亲在身后监督我在康复仪器上训练,不时传来严厉的鞭策声容不得我懈怠,我则因为体力消耗和心理紧张而真的“汗如雨下”——汗水吧嗒吧嗒地滴落在地,或是沿着我的额头流入眼睛,汗水的盐分弄得我睁不开眼。

    跌倒了就自己爬起来,他们只会在一旁等待和陪伴;累了就多坚持一会儿,要么休息一会儿再坚持。这样的训练方式和家庭教育潜移默化中形成我性格中的刚强,让我懂得坚持的意义;生活中的磨砺和我独处时的频频思考反省则不断为我注入新的内在能量。

    如果说大学以前的我只是蓄势待发,那么,高三毕业时我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回到澳门念大学,也没有留在他们所在的上海,而是自主选择来到完全陌生、没有父母照顾的厦门,到厦门大学英语系就读,对我来说这便是迈向生活独立的第一步,是自主思考选择的第一站,是显露我身上自强精神的开端。

    英语成为助推器

    小学在澳门一所中葡小学就读,五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当时英语完全不在我展望之内,反而,升学到中葡中学似乎才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没想到,小学毕业后我们一家移居上海,我偶然进入一所国际学校读了一年,在那个全英语环境里我几乎完全无法听懂上课内容,最后却也收获甚多。等到初二时进入上外附中,英语成了我相对擅长的科目;高三时,英语成为我理想的一部分。

    中学的学习环境和些许语言天赋在我追求英语的路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我没有因此懈怠。假如语言天分是上天为我留的“另一扇窗”,那么我坚信,尽管我有肢体残疾,我也要好好利用自身长处为社会作出贡献,否则是对生命极大的浪费。

    即使有生活不便,对英语的热爱也屡屡使我振作,巨大动力令我专注学习。大一第一学期,我考了年级第二名,辅导员还有我父母的欣喜和激励更坚定我继续努力学习的决心。为了鞭策自己在初到大学的那一年不懈怠,当时我特意不申请任何奖学金,结果大二学年末为止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七,获得奖学金及荣誉称号包括:

 2014年 国家奖学金

 2013年 教育部港澳及华侨学生一等奖学金;

 2013年 “芙蓉学子”奖学金;

 2013年 厦门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业优秀一等奖及学术创新奖学金)

 2013年 厦门大学“校三好学生”

    理想照亮未来路

    高中时一直想要当一名笔译,经过多方面实践后,这个念头也越发坚定。如今大学生涯过半,正作初步规划的我争取到英国进修翻译学或语言学研究生,志在未来更好地从事英汉双语笔译。

    若出国计划真正实现,我也期待能深入观察国外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日常的切身体会和多方的数据资料令我意识到,目前中国残疾人的信息渠道并不通畅,缺少可以借鉴的榜样和可能更多的鼓励。若在国外实地观察后将信息反馈回国内,更生活化、多样化的信息可能能为中国残疾人群体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

    我相信,尽管我有肢体缺陷,语言相关领域和中国残疾人事业是我能够努力的方向,是我生命中的意义。我期待着更富有挑战和机遇的将来。

 

 

(责任编辑:安鹏飞)





教育头条

  • 大学
  • 留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热搜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