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奶奶冲上热搜,中国人的吃瓜自由却是外国人的奢侈品?网友:大馋丫头就偷着乐吧!
2025-08-21 16:10
来源:新东方官微(id:xdf2013)
作者:北楼8层女同事
南繁精神,从躬耕垄亩的执着,到民族种业发展的精神图腾。
——女同事说
最近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挪威超市看到的西瓜,是的,这是西瓜。网友锐评:“这个瓜看起来毫无瓜味。”“中国西瓜能甜到心坎里,得谢谢那些把瓜种往死里优化的人”。
说到感谢,那就不得不提一到夏天,就被全国14亿人疯狂感谢、让自己实现“吃瓜自由”的吴明珠奶奶。为了让瓜苗多结一代,冬天别人回家过年,她带着铺盖卷扎进南繁基地,把新疆的瓜种挪到热带土壤里“加速生长”。连续8年在海南和新疆之间往返,将西瓜育种周期从3年缩短到1年。
而在南繁基地,还有一群和她一样的“南繁人”,默默无名地耕耘。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南繁人”这个词,甚至连《现代汉语词典》也未收录。但正是这个被忽视的词汇,撑起了我们吃饭的根基——中国70%的农作物良种都与它紧密相关。
一、南繁人:一群追逐太阳的育种人
1956年,著名育种专家吴绍骙首次提出“异地培育理论”。当他在学术报告中勾勒出“利用南方冬季气候加代育种”的蓝图时,或许未曾想到,这一构想会拉开中国农业史上最壮阔的育种迁徙——南繁的序幕。那些在隆冬时节“消失”的爸妈们,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南繁人。他们把种子种进田里,也把自己的一生深埋在土地里——在北方冰封大地时,他们带着育种材料奔赴海南,用热带的阳光,将一年一熟的育种周期生生压缩成两季、三季。他们将“靠天吃饭”的等待,变为“与时间赛跑”的坚守。
1968年冬天,海南南繁基地的田埂上,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正跪在泥地里,用放大镜逐株观察稻穗。他是袁隆平,是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彼时正带着李必湖等人,在荒田中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的每一个冬天几乎都在南方的育种田里度过。他曾深情地说:“水稻是我的孩子”,也坚定地信念:“我这一生,只为让中国人不再挨饿。”
1970年11月23日,当原三亚南红农场农技员冯克珊在农场的沼泽里发现那株野生稻时,正在北京开会的袁隆平连夜南下,捧着显微镜下完全不育的水稻样本,欣喜若狂,当即给这野生稻命名为“野败”。正是这株“野败”,让袁隆平团队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改写了世界水稻育种史。此后50多年,三亚荔枝沟镇那幢四五十平方米的筒子楼成了袁隆平的“第二故乡”,院子外就是试验田,他常穿着胶鞋踩进泥里,裤腿卷得高低不齐,手指因长期浸泡稻水而发白。
他曾说,三亚是育种家的天堂,是杂交水稻的摇篮。即便年逾八旬,他仍亲赴田间,用一生走出一条科研之路,也守住了亿万人的饭碗。他的故事,就是“南繁精神”的极致体现——脚踏泥土、心系苍生,用一颗稻种,回应人民最朴素的愿望:吃得饱、吃得好。
还有吴明珠院士,被亲切地称为“西甜瓜之母”,是中国西北甜瓜育种事业的奠基人。她将一生奉献给甜瓜和西瓜的育种,用坚韧与执着书写着“南繁精神”的生动篇章。1950年,吴明珠考入西南农学院,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等成为同窗,彼时的她,便在心底埋下了为农业奉献的种子。在21岁生日当天,她在日记中郑重写下:“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急需各类人才支援建设,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炽热理想,吴明珠主动请缨,奔赴新疆,毅然投身于艰苦的基层工作中,开启了与西甜瓜育种相伴一生的征程。
新疆的炎热与荒凉丝毫没有动摇吴明珠的决心,顶着烈日,她花了七年,摸清了44个地方品种和1个野生甜瓜种,为新疆甜瓜的改良奠定了坚实基础。她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把一生深埋在瓜地里。1973年,为了打破一年只能育种一季的限制,吴明珠率先加入“南繁北育”的队伍,进行瓜类冬季育种工作。在海南简陋的育种棚里,她把瓜苗当孩子般呵护,她连续8年在海南和新疆之间往返,将西瓜育种周期从3年缩短到1年。也让“8424”西瓜在江浙推广时适应了多雨气候,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81岁患阿尔茨海默症后,吴明珠才不得不告别她心心念念的瓜地,即便患病后时常忘记身边的人,她却始终惦记着瓜,嘴里不时嘟囔着瓜该授粉了,要回新疆、回瓜地。她曾质朴地说:“我的人生理想就是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她不求名利,默默坚守,用一颗执着的心践行着“南繁精神”。
正是这份精神,让她成为无数南繁人中的一员,筑牢了国家农业的根基,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二、“南繁精神”:从老一辈的坚守到后一辈的传承
“南繁精神”,是刻在一代又一代育种人身上的坚守与担当。从拓荒者们在茅草丛生的海南荒地挥汗如雨,用锄头开垦出希望的试验田,到科研团队追着太阳跨越南北,在昼夜交替中记录下千万组育种数据;从家喻户晓的领军人物用毕生心血改写中国粮食作物产量的历史,到无数无名英雄在田垄间默默耕耘将青春化作滋养良种的沃土;南繁精神,始终在岁月的淬炼中熠熠生辉。
“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在第一次踏上南下海南的征途时,和袁隆平、吴明珠院士不同,正值29岁的壮年。而那时的海南,尚未开发,他要面对的是茅草丛生的荒地和毒蛇出没的夜晚。但当他想起美国玉米亩产1250公斤、中国却只有125公斤的差距时,立刻带着团队义无反顾加入艰苦的育种队伍。为了突破一年只能育一季的限制,他与团队在海南扎根,在荒凉湿热中开垦田地,加代繁育。他与团队往返山东与海南,来回奔波了31年,追着太阳、追着时间,也追着玉米的未来,只因心中那句老话:“春争日,夏争时”。南繁的土地上,写满了他和团队成员们细致入微的育种记录和汗水,密密麻麻的数据和观察笔记,堆积成厚厚的试验档案。
1979年,他育成的“掖单2号”创下中国夏玉米单产纪录;
1989年“掖单13号”以亩产1096.29公斤刷新世界纪录;
2005年“登海超试1号”亩产达1402.86公斤
……
在这31年里,他创造了“一年繁育6代玉米”的奇迹,是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缔造者。在接受采访时,李登海说:“我这个人不善言辞,但谈起玉米来,我说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他对育种的热爱让人动容,这份热爱,刻在他的手茧里,也写进了每一粒高产玉米的种子里,让“中国玉米”在世界粮谷占据一席之地。他的执着,刻印在南繁的泥土里,也印在南繁精神新时代里的延续中——扎根田野,默默奉献,为民育种,不问岁月。
像袁隆平、吴明珠、李登海等等这些被广泛铭记的名字,只是无数南繁人的冰山一角,更多人默默无闻,却同样闪耀。他们没有聚光灯,也没有奖章勋章,却年复一年从全国各地南下,在烈日里、在田埂间,与时间赛跑、与病害较量,一待就是数月。在夜里伴着风声和虫鸣入眠,田间地头是他们的节日背景,简易屋棚里摆着她们的年夜饭桌。他们的孩子总会在作文写道:“别人家爸妈冬天回来过年,我的爸妈,冬天去种地。”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那些你叫不出名字、却为每一粒优良种子倾注心血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做的不是什么能够轰轰烈烈宣扬的大事,但每一件都扎实地关系着民族命脉、民生温饱、社会幸福。他们或许从不出现在新闻镜头里,却在中国粮仓的每一次丰收中留下了足迹,支撑起中国70%的农作物良种:从抗虫棉到耐盐碱小麦,从高原蔬菜到热带水果……每一粒种子的突破,都凝结着他们在烈日下的汗水、在虫鸣中的坚守。
正如一位老南繁人所说:“我们做的事,就像把自己种进土地,等秋天丰收时,你看不见种子,但能看见满田金黄。”南繁精神,正是靠他们一铲土、一颗种子的接力守护,才能在田垄之间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三、新时代南繁人:续写南繁精神的传承长卷
在老一辈南繁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种子的精神感召下,新时代的年轻人也接过接力棒,在南繁热土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奋斗篇章。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里,以陈冠铭研究员为代表的团队,正书写新的育种传奇。该团队选育的甜瓜品种“麦龙3号”已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并推广至全国。
2023年,博士生杨壮毕业后选择留院,以博士后身份扎根南繁,用所学推动种业发展。湖南南繁科研队伍自1968年袁隆平率先开展南繁育种以来,也在不断壮大。研究员陈文超自1999年加入南繁行列,目前已有5个簇生朝天椒品种登记,年推广面积超30万亩。
第三代育种人汪端华培育的早红茄、早糯茄深受市场青睐,紫红卵圆茄在浏阳早春市场占比超60%。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带领团队,首次在海南乐东九所镇推进淡水鱼类南繁育种,成功繁育合方鲈鱼、合方鲫2号等,使鱼种在海南提前繁殖,推动水产育种向前发展。这些新时代的南繁人,或是扎根田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或是在实验室里用前沿技术攻克育种难题。
小时候,他们目送爸爸妈妈“去南繁”,现如今,他们带着老一辈的嘱托,也奔向南繁这片热土,用知识、汗水与创新,让南繁精神焕发新的生机,为中国种业的未来播种希望。这种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色:不问成败,只问值得;不争光芒,只守责任。
“南繁精神”是一种科研意志,也是无数个平凡英雄的共性——踏实、坚定、为民、为国。正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的人,把“国家”二字,一笔一划,写在了土地上、山路上、风雨中,托起整个民族走向光明未来的每一步。
有人说,中国真正崛起之路,是靠“两条腿”走出来的:一条腿是“两弹一星”,另一条腿是“南繁”。“
两弹一星”给国家底气,让中国有脊梁;“南繁”给人民温饱,让人民有力量。无数默默无闻的南繁人,就像构成国家基座的一砖一瓦,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行动托起了民族命运。老一代的南繁人,在孩子盼着团圆的目光里毅然前行;新一代的南繁人,也像候鸟一样,每年往返南北,于秋冬来这里投身于研究的事业,于春夏带着收获的种子,返回全国各地开枝散叶。一代代南繁人,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往返,他们不站在聚光灯下,却足以成为时代星辰。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