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不仅油价偏低,而且燃料油的提炼质量高,造成的污染直接减小,这就是为什么大排量的车不会浓烟滚滚,城市里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的原因。在中国随处可见不堪重负的公交车和大卡车,浓烟形成的原因是燃油质量不高导致不完全燃烧造成的。另外柴油是比汽油更清洁的能源,相同排量的柴油车比汽油车达到的马力更大,扭矩更高,中国的柴油机车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柴油提炼技术不过关,所以高技术含量低污染的柴油汽车不能在中国上市,这无形中又加重了空气污染。
英国的车价极为低廉,保时捷Panamera Turbo不算选配只需要六万镑,而在中国至少一百五十万人民币。先不说中国诸多的养路费、过路费不合理,中国仅仅车价就普遍高于世界很多国家。中国销售的汽车各种税费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加上进口车关税之后车价翻倍,大排量车消费税也涨了,加上各种复杂的税费是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有利可图,是政府创收的重要渠道。
英国的交通
伦敦的交通状况还算可以,尽管伦敦市区收拥堵费,还是有些堵车,但这些和北京比起来算很好的,如果他们的交通状况发生在北京,恐怕没有人会抱怨交通问题了。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人口少。第二,高度自动化也是极大的优势。因为经济发达,很多道路不需要设立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不用很宽,停车位不需设立很多,道路的利用率很高,给人感觉哪都可以开车。第三是因为英国国情致使私家车比例高,公共交通除了地铁外几乎不需要发展公交车系统,这样道路更通畅。第四是城市道路规划合理。英国的指路牌很明确,没有主辅路之分,每辆车按规矩行走并不乱套,不像北京环路上的道路出口入口靠得那么近,所有车到这里都要减速,出入口是交通事故高发路段。第五,司机开车规矩,不会强行加塞,不会赖在快速车道上慢慢走,这样自然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最后一个原因是最关键的,也是我们急需改进的,那就是英国很多司机行车安全意识很高。比如没有人在行驶过程中往车窗外扔东西,这属于严重违章;马路常常在交汇处写着"stop"和"yield",相当于中国的停车让行和减速让行,我发现当另一方向没有任何车过来也空无一人的时候,司机还是在标注了"stop"的地方规规矩矩停了几秒,然后再起步走,这种"象征性"地停车绝对不是多此一举;从大桥上看下面主路的车流,堵车发生的时候几乎全部车都是缓慢向前直行,没有车并来并去,没有恶意鸣笛;我在英国的两周里没看到有人开斗气车,也没有目击任何一起车祸,而在北京的话几乎天天看到剐蹭发生。这些原因里有很多需要我们中国人借鉴,可是又需要多长时间我们能改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