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新东方网 > 热点专题 > 新东方教师培训 > 文章正文

新东方培训师牛津剑桥访学对话录之四

分享到:

2014-04-03 14:33  作者:  来源:新东方网  字号:T|T

  陈驰(成都):Dr. Robert Vanderplank讲了有关自主学习和学习者策略的很多前沿研究。自主学习和元认知理论在中国也有相关研究,但大多碍于学习者的水平、动机等各种因素,学习结果不尽相同。但是总归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观察和内省,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积极的影响。于是,又会提出另一个问题:在在线教育如雨后春笋的当下,学生可以利用全球的资源去自主学习,那老师的意义何在?根据Dr. Robert Vanderplank的研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自主的能力,同时,motivation是动态变化的,即便是自主学习,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纠正与监督。从MOOC网站的数据来看,注册的学生很多,但真正完成课程的人甚少。

  王鑫(哈尔滨):牛津的Dr. Robert Vanderplank的自主学习课,给我的启发最大。记得之前在剑桥Leys高中,国际部的主管说的一句话,"有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外面世界的人和我们说一些我们本来就知道的事情"。其实,这大概就是新东方培训师的作用。Dr. Robert Vanderplank谈了自主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一个language learner来说,首先,要有学习这门语言的motivation;其次,才是策略。而个体的差异导致我们的language learners,并不是人人都具有motivation。也不是人人都具备天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教师要区分好哪些是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要过多的去control他,而是给建议、给指导,更多的是做一个guider的角色,会更有助于这部分孩子的成长。而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孩子,还要再次区分对待。一种是有动力的孩子,我们给予更多的应该是辅助,当我问教授:"如果没有需要学习动力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Dr. Robert Vanderplank说,当我们已经inspire了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令你觉得游离在语言学习之外,作为语言类教师,就应该让自己课程的topic选取的点更为有趣。西方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除了进一步要本地化以外,还需要整个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多一些关注和努力,给孩子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Dr. Robert Vanderplank最后告诉我,too much focus on test skills 会扼杀自主学习的motivation。

  田静(北京):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的极少,因此就要求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中最易实现的3种简单途径:

  1. Developing learning habits:课堂上不要把所有的内容都直接传递给学生,首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先去观察和分析,并针对疑惑自行查找资料解决。然后,列出未解决的疑问,由教师统一讲解并总结。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一些自主学习的小习惯。

  2. Providing learning context:今天Dr. Sophie Ratcliffe分享了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Learners are naturally autonomous and simply need to be placed in the right learning context to learn independently."

  3. Supporting scaffolding activities: 课堂活动需要设计感,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teacher-centred逐渐过渡到student-centred.

  总之,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想办法先从课堂入手,帮助他们慢慢培养。

热点课讯